Friday, November 26, 2010

电视主播课

有兴趣当主播吗?对拍摄感兴趣吗?

电视主播课是所有中一高华班学生必修的课程。这一课程的目的在于加强学生的口语能力,而课是穿插在课堂间进行的。 这一系列的课程包括训练学生如何准备新闻稿、如何在镜头面前表现自己、如何拍摄等技巧。他们也学会怎么成为电视主播(记者采访、主播、拍摄技巧、剪辑)。





在指导老师风趣的引导下,同学们慢慢也掌握了制作新闻的心得。通常学生们最感兴趣的一环就是亲自执导拍摄的过程。在拍摄的过程中,同学们总是笑料百出,第一次面对镜头,同学不是忘词就是面部表情不自然或是有许多小动作…..。虽然拍摄/制作的过程很是辛苦,但是回报却是值得的。当大家共处一室观赏彼此的作品时,当大家听到老师讲评优秀作品时,心里多少总是安慰的。毕竟从零到有,这条拍摄之路不易走。不过,走啊走的,同学们也慢慢摸索出属于自己的“心路”来。相信经过一年的学习,同学们都会说:来吧,电视主播拍摄,它难不倒我!

今年的学生在完成了作品后还参加了首届全国中小学小记者大赛 ,在竞争激烈的情况下,夺得了铜奖!

华语辩论比赛 8月13日及9月24日

伟源中学中文部为了增进学生对讲华语的信心,提高学生分析、推辩能力及培养自我学习能力,于2010年8月13日,星期五下午举办了第一届华语辩论比赛。本次辩论比赛只开放给中三年级报名参赛,共有四队参与,他们是:中三高华﹑中三快捷A﹑中三快捷C以及中三快捷D。学生参与辩论比赛,能有机会与其他班级的学生互相交流观摩,并且增进友谊。

学生在初赛积极辩论的情况
学生滔滔不绝地反驳
大决赛定于2010年9月24日,星期五下午假本校冷气讲堂进行。中三高华及中三快捷A班成功挤进决赛,以“现今的青少年是草莓族”这个辩题展开一场精彩绝伦的龙虎之斗。两队表现可说是不分轩轾,中三高华辩才一流,但中三快捷A队伍默契一流,以思维逻辑取胜,摘下冠军宝座。 负责筹划此次比赛的刘凯莉老师表示:辩论比赛强调团队精神,无论是赛前的准备功夫或是比赛临场的机智发挥,都脱离不了团队精神与默契。因此,如何培养高度的默契才是赢得比赛致胜的关键。这种学习经验对伟源中学的师生来说是一种全新的尝试,无论是领队老师或是辩手本身绝对获益良多。希望来年还可以举办这种别具意义的活动,并且让其他年级的学生也有机会参加比赛。以下便是辩论赛的实况。
学生正在讨论如何做一个总结
比赛结束了,大家都非常开心!

Monday, November 22, 2010

茶艺

品茶活动是由学校图书馆和华文部联合举办的,将开放给所有中一快捷的学生。此次活动的目的是在宣传中华传统文化的同时,营造我校华族传统文化氛围,打造一个和谐、友好的校园。这项活动在一年内就进行了好几次,而每次都让不同的学生有机会接触。

对于华族学生来说,是让他们熟悉自己种族的“根”,对于异族学生来说,是想让他们感受华族文化。所以,我们欢迎你的参与和支持!

品茶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,有日式茶道、韩式茶道、中式茶道。在新加坡的品茶活动多以中国福建和广东一带的形式为主。本次在我校进行的品茶活动,将是一个简化了的茶艺表演。

茶舍敬候大家的光临!

华文创意写作比赛(校内)

我校校内的“华文创意写作比赛”于8月26日在图书馆举行,此次比赛采用现场命题作文的形式,比赛的题目为《当我看到青奥运的火炬》、《假如我有72变》,参赛者自行选择一题进行写作。   


此次比赛的目的是为了激励学生使用华文进行创作,并借此发掘华文水平较高的学生。

象棋比赛(8月11日)

为了弘扬华族文化传统,传承华族文化历史,我校继去年成功举办象棋比赛后,今年面对中一至中三学生举办了象棋比赛。


此举吸引了大批学生报名,最后组委会不得不采用限制每班参赛人数的方法。由于参赛人数众多,此次象棋比赛分三个阶段,初赛、预决赛和决赛。初赛和预决赛采用单制淘汰赛,决赛采用循环淘汰赛。

华文智多星比赛

今年的华文智多星比赛于2010年7月16日和23日分别进行了预赛和决赛。比赛决出冠、亚、季军各三人。比赛以华族文化、网络流行文化、成语、字谜等为主要内容。通过比赛,同学们意识到要在生活中多听、多读、多吸收华文知识。一些同学也表示,希望明年还可以参加这个比赛。

海外浸濡(6月1日至6月7日)

今年我校带领25位中一及中二生到中国上海和杭州浸濡6天。此行的目的在于让学生开拓视野,让学生接触中国的文化及历史,同时学生也能够在中国感受他们的生活和学习环境。

前两天我们在杭州除了游美丽的西湖外,也到岳飞庙去。这是为了让学生能够亲眼目睹岳飞庙(高华的课文),并且更了解其中的历史。

杭州西、岳飞庙和乌镇

第三和第四天,我们便去上海市徐汇区教师进修学院附属实验中学学习。我校学生便与当地学生一同上了几节课。当地的学生热情如火,除了安排一系列的表演外,也邀请我校学生和他们一起排练一场戏剧,大家互相学习,互相切磋,和乐融融。当学生要离开时,还依依不舍地拍照留念,互换电邮地址,甚至送彼此小礼物以表达谢意。



演出的时候,学生都非常尽力。






学生在第四天下午也到了上海新闻晨报,与上海新闻晨报的小记者交流。上海新闻晨报的记者不但让我们参观他们的工作室,还介绍他们的工作范围和工作性质。

另一个令大家难忘的是上海的世博会。虽然大家在那里参观了一整天,但还意犹未尽。学生也在上海书城买了好多的书,还到上海博物馆和城隍庙看一看。









总而言之,这一趟中国之旅可让大家都收获不少!

华文深广课程和配合课程的活动

华文深广课程

每年,华文部都会给一定的年级一个华文深广课程,这一课程旨在加强学生对华族文化传统的认识和了解,增加他们学习华文的兴趣,并借此在校园推广华族文化。

今年的文化深广课程在第三学段分六周举行,参加这一课程的主要是中一快捷的学生,他们学习了漫画书的绘制、中国结的编织和风筝的制作,授课老师在最后一堂课还给大家加讲了纸版画的描绘,从学生们的反馈看,效果很好。



配合课程的活动 - 原貌馆

我校偶尔会为了配合学生的课文,让学生有机会到校外走一走,开拓视野,并亲眼见证或感受课文的内容。而今年,我校的中三学生有机会到牛车水的原貌馆参观,了解早期移民的生活环境。学生参观时都觉得很新奇,也学了不少。
早期移民的生活环境

传统习俗介绍

Monday, November 15, 2010

2月12日 农历新年庆祝会


今年,我校举办了一场农历新年庆祝会,节目包括了马来鼓、二十四节令鼓、古筝、马来族舞蹈和华族舞蹈的表演。除了表演节目外,较特别的节目如:播放教师与学生自编、自导、自演的一段短片,当天所进行的包饺子比赛。为了配合农历新年的庆祝活动,我校也举办了书法比赛和猜灯谜比赛,让学生学习不同的知识,同时感染新年的气氛。




书法比赛

为了激发学生对学习华族文化的兴趣,并配合即将到来的农历新年,我校特于2月9日举办了书法比赛。参加此次比赛的同学共有23人,他们在赛场研墨、铺纸、书写,煞有介事,甚至有同学满脸墨汁,惹笑了大家。这次活动得到了广大老师的支持,他们不但大力推荐学生参加书法比赛,还在赛后评鉴学生作品,评出了一等奖一名,为3E的林俊颖。








大钱饺子

包饺子比赛
包饺子比赛于2月12日(五) ,在F&N Room举行,共有10组,30人参加了比赛。同学们体验了从包到煮到吃的整个过程。通过比赛,他们加深了对华人新年传统习俗的了解。同学们也把自己包好的饺子拿给在礼堂的师生品尝,让全校同学都感受到浓浓的新年气氛。为了配合其中一篇课文,我们也特地准备了一颗大钱饺子,看看是哪位幸运儿能吃到!


猜灯谜比赛

除了以上的活动,学生也能在休息及放学的时候到礼堂猜灯谜。凡是答对的学生都能得到小礼物,大家都兴致勃勃地参与其中。